您的位置:首页 > 文学天地

一号煤矿林治华散文:端午艾草香

发布时间:2024-06-07 11:51:43

俗语有云: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

关于端午节,尽管诸如赛龙舟、吃粽子等传统风俗在全国多地广为流传,然而在我的故乡皖北临泉,这些习俗却并不盛行。临泉,因濒临泉河而得名,尽管县名给人以水润之感,实则境内并无大型河流,泉河已是其中之最。泉河之旁,有一条支流名为洋河,我曾在洋河之畔度过了十几年的童年时光,直至后来因工作原因迁居黄陵。

在我的记忆中,洋河水草繁茂,并不适宜赛龙舟。而河岸两侧,皆是金黄的麦田,并无水稻种植,因此,包粽子这一习俗在我们当地并未形成,在河岸边,野生艾草随处可见,它们在这片土地上自由生长,蔚为壮观,每逢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这天,天刚麻麻亮,父亲便与其他乡亲们一样,早早起床,拿着镰刀出门割艾叶。河岸两边最不缺的就是艾叶,放眼望去,半人高的,一人高的,到处都是,不到一会儿工夫就能割上一捆。

艾草,是一味“神奇”的中药,早在远古时期,人们就有了“艾叶能辟邪”的认知,春夏之交,瘟疫施行时,各地的人们都会采摘艾叶悬挂于自家墙壁或门窗之上以抵挡邪气,到后来,就逐渐形成了端午节悬挂艾草的习惯,艾草的叶子正面呈灰绿色,背面有白色的绒毛,在一众野草中并不显眼,但它香气浓郁,老远都能闻到,走进后气味更浓,人们多用它来驱赶蚊虫。端午节插艾草,在我的家乡是很常见的。

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艾草气味苦,味温,无毒,治百病,治吐血,妇人漏血,利阴气,辟风寒”。古时艾叶又称为“医草”。孟子说: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”。艾叶却从不居功自傲,隐居乡野,清心寡欲,散散淡淡度过逝水流年。想来,艾叶的前生应是一个仁心仁术的好郎中吧,行走江湖,悬壶济世。

不吃粽子,不划龙舟,还好有艾草可插,这让家乡的端午节显得不那么寂寞,而那散发出的浓郁的艾草香,也时常在异乡游子的记忆里飘荡。

有句俗话说得好:“五月五,蚊虫出。”到了农历五月,天气就开始变得热乎乎的,蚊子、苍蝇、飞蛾,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子,都喜欢往家里钻。那时候,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太好,舍不得买那些花露水、灭蚊剂,而且市面上卖得也不多。所以,艾草这种天然的“驱蚊神器”就显得特别重要啦!

艾草的气味很特别,只要把它挂在门的两边,那些蚊虫就会自动绕道走。这样一来,家里就清静多了。我特别喜欢站在门口,感受一下艾草带来的清新空气。每次走到那儿,我都会停下脚步,轻轻地吸一口气。那浓郁的艾草香味,真是让人头脑清醒,眼睛耳朵都更明亮了。

艾草被放到门口,有时也会被请到屋内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艾叶取太阳真火,可以回垂绝元阳”。也就是说,点燃艾草的火就像阳光一样,可以唤醒人的元气,挽回人的生命。

挂在门口的艾草,因为长时间的风吹和自然的挥发,几天后枝叶就变得干枯了。这时,我们把这两束艾草取下来,把它们合在一起,拿到屋子里去。右手紧紧地握着艾草,左手划燃火柴,当火柴的亮光靠近艾草时,那熟悉的、浓郁的香味再次弥漫开来,艾草散发出来的烟雾,先是悄悄溜进我的鼻腔,很快,整个房间都充满了这种香味。

这时,那些蚊虫们似乎也不太喜欢这烟雾的味道,它们纷纷从门窗的缝隙中挤了出去,不再打扰我们的清静。

就这样,用简单的艾草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那熟悉的香味,还能有效地驱赶蚊虫,让居住的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和宁静。

蚊虫们挤出去后,我也走出了家门,这一晃也十年有余。

十余年间,自己买过艾草枕头,吃过艾草味青团,也在邻居门前看到过斜放的艾草,而那浓郁的艾草香,也被异乡的风吹得越来越淡,只在记忆中,似乎还飘着芳香。

友情链接:

版权所有: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(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)

地址:陕西省黄陵县店头镇    邮编:727307    技术支持:黄陵矿业信息中心

Copyright(C)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  E-mail:txzx@hlkyjt.com.cn

陕公网安备61063202000102号     陕ICP备案05006082号

亚洲永久精品ww47 91一区链接链接幼女在线观看三百迷妹收藏不迷路链接链接链接